中醫(yī)養(yǎng)生:痰濕體質怎么調理?
如果具有體形肥胖、腹部肥滿、經常咳嗽、多的特征,那你可能屬于痰濕體質。痰濕體質往往是脾虛造成的,脾虛無法運化水濕,濕氣停留體內,成痰成濁成脂肪結節(jié)。痰濕體質的人在日常生活中,如何進行養(yǎng)生調理比較好呢?
一、痰濕體質的特質
說起痰濕體質,很多人會根據(jù)表面意思理解,覺得是不是喉嚨里的痰多了,化一下痰就好了,其實不然。
狹義的痰確實就是從呼吸道排出的痰。但是從廣義上來說,痰是指水液代謝不通暢而產生的廢物,隨氣血的運行而流竄全身,位置不定,引起許多疾病,所以有“百病皆由痰作祟,頑痰生怪癥”的說法:
當痰濕泛于肌膚,則見形體肥胖;
停留在腹部,則見將軍肚、向心性肥胖;
停于肺,則胸悶、痰多;
痰濕困脾,阻滯氣機,則容易困倦,身重不爽等等。
二、痰濕體質人群易患的疾病
痰濕體質由于先天遺傳,后天過食肥甘、缺乏運動,導致水液內停,脾氣無力運化聚集生痰,而痰濕相混,黏膩難解,又無處不到,所留之處均會阻礙各臟腑的功能,從而變生多種不適和疾病。
痰濕留于肺,則阻礙肺氣的宣發(fā)肅降,造成咳嗽痰多、喉中痰鳴、打鼾、喘促,甚則睡眠時呼吸暫停等癥狀,容易引起慢性支氣管炎、慢性支氣管哮喘、咳嗽等疾病。
痰溫蒙蔽清竅,可有昏蒙、胸悶、精神不振、健忘、反應力下降等癥狀,老年易患老年癡呆,甚或中風、胸痹等疾病。
痰濕阻遏脾胃,可有痰多、食欲不振、腹部肥胖、易倦嗜睡、流涎、腹脹、大便黏膩等癥狀,易患單純性肥胖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癥、脂肪肝等疾病。
痰濕留于下焦,可有小便混濁、腰酸乏力、下肢酸軟、陰部潮濕等癥狀,易患下肢水腫、男子前列腺肥大、女子帶下量多等疾病。
三、痰濕體質怎么調理?
1、飲食調養(yǎng)
痰濕體質者宜選用健脾助運、祛濕化痰的食物,少食肥、甜、油、黏(膩)的食物。吃飯不宜過飽,要吃七分飽,忌暴飲暴食和進食速度過快。
動物性食物:如鯉魚、鯽魚、鱸魚、海帶、海蜇、文蛤等。
谷物及豆類食物:如扁豆、薏苡米、赤小豆、山藥等。
果蔬類食物:如冬瓜、荷葉、白蘿卜、生姜、薺菜、紫菜等。
2、形體鍛煉
運動應持久。痰濕質者,形體多肥胖,身重易倦,故應根據(jù)自己的具體情況循序漸進,長期堅持運動鍛煉。
一切針對單純性肥胖的體育健身方法都適合痰濕質的人,如散步、慢跑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網球、游泳、武術,以及適合自己的各種舞蹈。
痰濕體質人要加強機體物質代謝過程,應當做較長時間的有氧運動,使疏松的皮肉逐漸轉變成結實、致密。所有中小強度較長時間的全身運動都屬于有氧運動。
一般熱身15min左右,開始慢慢增加頻率,運動量為1h最佳。運動時間應當在下午2:00~4:00,自然界陽氣極盛之時,運動環(huán)境溫暖宜人。痰濕體質的人一般體重較大,運動負荷強度較高時,要注意運動的節(jié)奏,循序漸進地進行鍛煉,保障人身安全。
對于體重超重,陸地運動能力極差的人,應當進行游泳鍛煉。游泳是一種很好的全身性運動,也是很好的減肥方法,并且對提高心肺功能十分有效。
3、起居調護
起居避潮濕。痰濕體質之人以濕濁偏盛為特征,不宜在潮濕的環(huán)境里久留,在陰雨季節(jié)要注意避免濕邪的侵襲,在濕冷的氣候條件下要減少戶外活動,避免受寒淋雨。
濕性重濁,易阻滯氣機,遏傷陽氣。因此居住環(huán)境宜溫暖干燥而不宜陰冷潮濕,衣著應透氣散濕,面料以棉、麻、絲等透氣散濕的天然纖維為主,這樣有利于汗液蒸發(fā),祛除體內濕氣。
同時著衣要注意保暖痰濕體質者應常洗熱水澡,程度以全身皮膚微微發(fā)紅、通身汗出為宜。
痰濕體質嗜睡,所以應適當減少睡眠時間,不要過于安逸,貪念床榻,晚上睡覺枕頭不宜過高,防止打鼾加重;應當多進行戶外活動,使身體機能活躍起來。
鼓勵痰濕體質人多參加集體旅游、爬山等項目,增加戶外運動量,以舒展陽氣,通達氣機。
痰濕體質的人平時還應定期檢查血糖、血脂、血壓。
4、針灸推拿
(一)選穴
豐隆、足三里。
?。ǘ┖啽闳⊙?/p>
豐隆穴在犢鼻穴(外膝眼)與外踝尖連線的中點,脛骨前嵴外2橫指處,:正坐屈膝或仰臥位取穴;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四橫指、脛骨邊緣旁開一橫指處,正坐屈膝取穴。
?。ㄈ┕π?/p>
豐隆穴為胃經絡穴,聯(lián)絡脾經,能調治脾胃,為化痰要穴,具有化濕祛痰的功效;足三里為胃之下合穴,具有補益脾胃、健脾化痰的功效。
?。ㄋ模┎僮?/p>
采用指揉、刮痧、艾灸等方法。每個穴位按揉2~3min,每天操作1~2次。每穴艾灸10min,每天1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