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醫(yī)里,腎虛的類型有哪些?
腎臟的健康直接決定了人的健康,許多衰老和疾病都于腎臟息息相關。因此我們對于腎虛不能掉以輕心,腎虛的類型有很多,不同的癥狀在中醫(yī)上有不同的調理方式。想要治療腎虛,首先就要辨別腎虛的類型。
腎虛的中醫(yī)辨證類型
1、腎陽虛——畏寒怕冷是主要癥狀
腎陽虛是由于年老體衰、久病傷陽、房勞傷腎、下元虧損、命門火衰、腎陽虛損等原因導致的腎的溫熙、氣化功能下降的表現。有以下幾個典型的表現:
1、畏寒怕冷:陽氣不足,身體“火力”不夠,自然會出現畏寒怕冷的癥狀,下肢尤甚;
2、面色黧黑:腎陽不足,無力運行氣血,就會出現面色蒼白之感。如果腎陽虛衰過甚,人體陰寒內盛,腎臟之氣(黑色)就會外現于面部,從而表現為面色黧黑;
3、神疲乏力:由于腎陽不足,不能鼓舞精神,人體就會出現神疲乏力,精神萎靡乏力之態(tài);
4、頭暈目眩:腎虛不能上養(yǎng)清竅,腦翹失養(yǎng),人就會出現頭暈目眩的問題。
注:除了以上癥狀外,腎陽虛往往還伴隨著腰膝酸軟、小便清長、夜尿增多、排尿無力、尿后淋漓不盡、腹脹腹瀉、五更瀉、性欲減退等癥狀,男子出現陽痿早泄、遺精滑精,女子宮寒不孕、帶下清稀量多,舌苔胖,苔白等癥狀。
2、腎陰虛——上火是主要癥狀
腎陰是陰液的根本,陰液對人體起到滋養(yǎng)濡潤的作用,腎陰虛便會水虧,人體得不到陰液的滋養(yǎng),便會出現類似上火的癥狀。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:
1、口干舌燥,五心(兩個手心、兩個腳心、一個心口)煩熱,兩顴發(fā)紅、口唇紅赤;
2、盜汗,多發(fā)于午后和晚上;
3、大便干結、小便短赤;
4、男子出現陽強易舉,遺精早泄;
5、女子出現經少、閉經的問題,同時還有可能出現崩漏問題;
6、失眠健忘、頭昏耳鳴,腎陰不足,骨髓便得不到濡養(yǎng),骨髓空虛,腦海便會不足,就會出現失眠健忘、頭昏耳鳴的問題。
3、腎氣不固——二便、精液、白帶、月經異常
中醫(yī)認為,腎藏精,具有儲存封藏精氣的作用,氣有固攝作用,所以腎氣只宜固藏,不宜泄露。腎氣不固,會使膀胱功能失常,出現小兒遺尿,成人晝尿頻多、尿后淋漓不盡、夜尿清長、小便失禁等問題。也可能出現后竅失約,致使大便滑脫,久瀉不止,大便失禁等問題。
腎氣好比是守衛(wèi)腎精的門衛(wèi),腎氣不固,門衛(wèi)沒有力氣關門,身體里的精液、月經、白帶等自然就會往外逃,所以男人會出現精液自滑(即使不性交也會有精液流出,性交時又一觸即發(fā))、滑精、早泄的問題。女子會出現白帶清稀、量多不止、或者經期過長、量少而淋漓不止的問題。
4、腎精不足——生長發(fā)育不好,抵抗能力下降
精是構成人體、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。腎所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,先天是從父母那里來的,后天之精來源于人出生后的攝入、吸收和轉化。腎精不足會影響到人的生長發(fā)育,小兒腎精不足,會出現小兒發(fā)育遲緩、鹵門遲閉、身材矮小、智力低下、動作遲緩、骨骼萎軟等癥狀。
腎精可以轉化為腎氣,腎氣相當于人體內的安全衛(wèi)士,對于疾病有防御的功能,,腎精不足,人體的抵御能力就會下降,人更容易患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