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補就上火?虛不受補的人可以這樣吃
在嶺南地區(qū),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煲“清補涼”湯(由淮山、枸杞、玉竹、芡實、蓮子、百合等清熱祛濕養(yǎng)陰之品組成),而沙參就是其中一味常用藥材。
沙 參
▍性味:味甘、性微寒
▍歸經(jīng):歸肺、胃經(jīng)
▍功效:養(yǎng)陰清熱、潤肺化痰、益胃生津。
▍主治:用于肺熱燥咳,陰虛勞嗽,干咳痰黏,胃陰不足,食少嘔吐,氣陰不足,煩熱口干。
虛不受補用沙參
一說到進補,很多人往往首選人參、黨參,然而有些人吃了之后,出現(xiàn)口干舌燥、喉嚨痛等上火癥狀。專家指出,長期肺氣虧虛,容易感冒這部分人群,其實不宜吃人參、黨參來進補,要想補身子適合吃沙參。
沙參有補而不燥的特點,屬補虛藥,味甘,善補五臟之陰,尤其擅長補益肺、胃之陰。
沙參還可以替代人參入藥。經(jīng)中醫(yī)辨證,肺寒的人用人參,而肺熱的人應(yīng)該用沙參代替。
北沙參更滋陰 南沙參更益氣
“《本草逢原》寫道“沙參甘淡微寒無毒,有南、北之分,北者質(zhì)堅性寒,南者體虛力微”。”
北沙主產(chǎn)于山東、江蘇、福建,南沙參主產(chǎn)于安徽、江蘇、浙江,北沙參與南沙參均屬養(yǎng)陰藥,功效相似,但各有所長。
北沙參:滋陰潤燥的功效較好,尤其治療沒有痰的干咳,胃熱傷陰、津液不足的口渴咽干等有效。日常煲湯,選用北沙參更為常見。
南沙參:益氣清肺的功效較好,多用于肺熱陰虛的燥熱咳嗽,痰多咳嗽的癥狀。
沙參湯膳搭配
沙參白鴨湯
▍食材:北沙參30g、水鴨半只、蓮藕500g、 香蔥適量。
▍做法:
蓮藕洗凈切塊,水鴨切塊撈水;
將藕塊,鴨肉,沙參一起放入砂鍋后,加入適量的清水;
大火煮開5分鐘轉(zhuǎn)小火煮50分鐘,加入鹽即可。
▍功效:具有清熱養(yǎng)陰、潤肺止咳的作用。適用于秋燥干咳,咽喉干癢腫痛等癥狀。
沙參海底椰煲響螺湯
▍材料:海底椰80g、干響螺50g、豬腱半斤、沙參15g、玉竹20g、蜜棗陳皮適量、生姜1片
▍做法:
提前把干響螺浸泡到軟身;
將豬腱飛水,切件備用;
放入所有食材,鍋內(nèi)加水煮沸,大火燒開轉(zhuǎn)小火煲1.5小時,調(diào)味即可。
▍功效:滋陰補腎、美容養(yǎng)顏、清熱潤肺。
板栗玉竹沙參排骨湯
▍材料:豬排骨350g,栗子100g,玉竹15g,沙參15g,食鹽適量。
▍做法:
豬排骨斬件,洗凈焯水;
放入所有食材,鍋內(nèi)加水煮沸,大火燒開轉(zhuǎn)小火煲1小時,調(diào)味即可。
▍功效:養(yǎng)胃健脾、補腎壯腰的板栗,補中益氣、潤心肺的玉竹,再搭配補肝肺而去虛火的沙參,組成一道非常滋陰的菜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