喉嚨有異物感,咳不出咽不下?可能不是咽炎那么簡單……
王士貞
教授、主任醫(yī)師
博士研究生導師,從事中醫(yī)耳鼻咽喉科教學、醫(yī)療、科研工作40余年。耳鼻喉科學術帶頭人,全國老中醫(yī)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導師,對耳鼻喉科疾病的中醫(yī)辨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。參與本學科中醫(yī)防治鼻咽癌的系列研究,致力于耳鳴耳聾、鼻竇炎、變應性鼻炎等耳鼻喉科疑難疾病的研究。
馮女士近半年常感覺咽喉內有團塊阻塞感,吞不下,咳不出,以至于驚恐地懷疑自己得了喉癌或食道癌,做了一系列檢查卻沒發(fā)現(xiàn)異常,但這種咽部梗阻感給她帶來很大困擾。
像馮女士的情況,常常會被認為是“慢性咽炎”,但某些癥狀與慢性咽炎會有所區(qū)別,如咽喉部沒有任何紅腫、發(fā)炎等病變,甚至多數(shù)病人,進食時反而感覺咽喉無阻塞物。于是現(xiàn)代醫(yī)學有了一個更為準確的病名:“癔球癥”。
中醫(yī)稱之為“梅核氣”,多見于女性,咽喉異物感可以是持續(xù)性,也可呈間歇性,在做吞咽動作或吞咽唾液時尤為明顯,但不影響進食。有的患者還可伴有咽喉燒灼、干澀等感覺。
情緒影響是主因
中醫(yī)認為,“梅核氣”多由情志不暢,肝氣郁結,循經上結于咽喉所致;或因肝郁脾滯,津液不得輸布而成痰,痰氣結于咽喉而引起。
所以喉部異物感在專心做事時或睡著后可以完全消失,在心情不暢或閑暇時則變得明顯。
患者常伴有精神緊張、焦慮心煩,胸脅脹滿,納呆困倦,嚴重的會有失眠、不欲飲食、全身無力、常會憶起傷心往事而悲切欲哭。
治療與食療搭配
嚴格來說,梅核氣僅是一種主觀癥狀,屬精神心理性疾病,情緒的調節(jié)十分重要,但必須先排除器質性病變,方可作出診斷。中醫(yī)認為,梅核氣的治療以精神調養(yǎng)為主,宜疏肝理氣,化痰解郁。
漢代張仲景在《金匱要略》中如此寫道:“婦人咽中如有炙臠,半夏厚樸湯主之。
治療可內服中藥,如經典名方「半夏厚樸湯」和針灸配合治療(具體情況請按醫(yī)囑服藥),而藥膳食療,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。
青橄欖燉豬肺
▍用料:青橄欖6個,豬肺150克。
▍制法:將青橄欖切半,豬肺擠去血水,清洗干凈,加水200ml,隔水燉一個小時。
▍功效:清熱利咽,適宜陰虛有熱的梅核氣患者,癥見咽有異物感、口干舌燥、五心煩熱、口渴欲飲。
川貝燉瘦肉
▍用料:川貝10克,瘦肉100克。
▍制法:將川貝和瘦肉放入燉盅,加水200ml,隔水燉一個小時。
▍功效:化痰清熱,適宜痰濕型梅核氣患者,癥見咽喉內異物感,喉中痰多,口干但不想喝水,肢體困重,面部油脂較多。
玫瑰花茶
▍用料:玫瑰花6克。
▍制法:用沸水沖泡,代茶飲。
▍功效:疏肝解郁,行氣導滯。適宜肝郁型梅核氣患者,癥見咽部有團塊阻塞感,胸悶脅脹,情緒抑郁,乳房脹痛,月經不調。
(點擊↑↑↑購買)
長按二維碼 名醫(yī)為您解疑答惑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