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個跡象暗示肝膽濕熱,一杯茶飲助你清熱利濕、養(yǎng)肝明目
由于嶺南地區(qū)氣候炎熱多雨,長年濕熱溫蒸,因此嶺南民眾容易出現(xiàn)喉嚨干痛,咽喉發(fā)炎,面部長痤瘡、牙齦腫痛等癥狀。然而“一方水土養(yǎng)一方人,一方草藥醫(yī)一方人”,嶺南很多中草藥就有很好的清熱利濕作用,而今天介紹的就是其中一種。
當濕熱侵襲肝膽
在嶺南地區(qū),最常見的就是“濕邪”,而濕邪很喜歡襲擊肝膽!中醫(yī)一般稱之為“肝膽濕熱證”。那么肝膽濕熱會引起哪些不適呢?
心煩易怒,情緒不寧
頭痛眩暈,惡心嘔吐
腹脹,沒有胃口
口苦、口臭、咽干
面部痤瘡、牙齦腫痛
脅肋脹痛,或灼熱、刺痛
陰道瘙癢,或陰囊濕疹
小便黃赤,大便或閉或溏
耳聾耳腫,眼睛干澀
多以舌紅苔黃膩,脈弦數(shù)為辨脈要點
上面這些癥狀其實都是有因可循的。
首先“肝木橫逆克脾土”,肝膽濕熱,導致脾失健運,于是就會出現(xiàn)食欲減少、嘔吐惡心、脘腹脹痛等癥狀;如果肝氣挾膽汁上逆,就會出現(xiàn)口苦。
另外,如果濕熱內(nèi)蘊,濕重于熱就會大便溏薄,熱重于濕就會大便不爽,膀胱氣化失司,就會小便短赤。脅肋灼熱脹痛是因為肝膽的生理位置靠近兩肋,然后又因為濕熱蘊結,“堵”住了肝絡,所以才會產(chǎn)生脅肋部“不通則痛”的癥狀。
而像耳聾耳腫、陰道瘙癢腫痛等,主要是因為肝膽經(jīng)的經(jīng)絡會經(jīng)過這些地方,而濕熱作為邪氣的一種,必然不會安分守己,它會隨著經(jīng)絡循行到達身體各處,所以在肝膽經(jīng)路過的地方,多少都會有一些癥狀。
不良生活習慣致肝膽濕熱
濕熱外邪 潮濕悶熱的天氣,很容易使?jié)駸嵬庑叭肭秩梭w。嶺南地區(qū)濕度大,濕邪四季皆見,因此廣東人的舌象較多表現(xiàn)為脾虛濕重,特征如舌邊有齒痕。
脾失健運 飲食不規(guī)律,偏好糖飲料、冷飲、辛辣、肥甘之品,或者煙酒過度、大魚大肉,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都會損傷脾胃,導致脾失健運,熱邪內(nèi)生,郁久化熱。
情志致病 情緒與“肝”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?,F(xiàn)代人工作壓力大,尤其辦公室一族,面對各種挑戰(zhàn)和壓力,容易肝氣郁結,進而肝郁化火。
以上這些因素,皆可導致濕熱侵襲肝膽,從而誘發(fā)疾病。
對付肝膽濕熱的佳品:溪黃草
有一種藥材是肝膽濕熱的克星——溪黃草。
生長在溪邊田間的溪黃草,有著大大的功效,其味苦、性寒;入肝、膽經(jīng)。有清熱利濕退黃、涼血解毒散瘀的功效,廣東人煲湯、煲涼茶都常常見到它的身影。
溪黃草偏苦寒,苦能燥濕,寒能制熱,所以能夠清熱利濕,對于排出體內(nèi)濕熱有很好的效果。溪黃草主要歸肝、膽經(jīng),所以對于肝膽濕熱證往往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。此外,溪黃草也作用于大腸經(jīng),對于治療濕熱導致的腹瀉也有不錯的效果。
而在西醫(yī)的概念中,急性肝炎和急性膽囊炎出現(xiàn)的癥狀往往和中醫(yī)的肝膽濕熱證十分相似,所以現(xiàn)在人們多用溪黃草來作為急性肝炎和膽囊炎的輔助治療藥物。
代茶飲:草本清甘茶
▍材料:溪黃草、菊花、枸杞、決明子、葛根、甘草。
▍做法:泡水代茶飲。
▍功效:清熱利濕、清肝明目、解酒護肝。
溪黃草 清熱利濕、涼血散瘀;
枸杞子 補肝益腎,明目護眼;
決明子、菊花 清肝明目,平肝解毒;
葛根 甘草 補脾益氣,生津止渴,有效解決因肝火旺盛所致的口干舌燥,還能有效緩解酒后宿醉的癥狀。
將這些食材科學配比,相互作用,特別適合以下人群飲用:
經(jīng)常熬夜 眼睛干澀
吸煙喝酒 加班應酬
口干口苦 心煩氣躁
不僅能清肝毒、降肝火,還能清熱祛濕,解酒提神。藥材均來自道地產(chǎn)地,無色素、無香精、無硫磺、無防腐劑!
獨立茶包,沖泡方便
更適合現(xiàn)代人快節(jié)奏的生活方式
無論工作或者悠閑時刻
來一杯,為健康加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