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病中醫(yī)中藥治療的方法有哪些?
胃病是現(xiàn)代都市人的常見病之一,身體虛弱,無規(guī)律、無節(jié)制的飲食、以及細(xì)菌感染都會使我們患上胃病。胃病的形成原因有很多,治療胃病的方法同樣多種多樣。除了西醫(yī)以外,中醫(yī)中藥對胃病治療同樣有著不錯的療效!
一、什么是慢性胃炎?
慢性胃炎是由各種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癥或菱縮性病變。包括非萎縮性、萎縮性和特殊類型三大類。生物因素如幽門螺桿菌(HP)感染、免疫因素、物理因素、化學(xué)因素等均可導(dǎo)致慢性胃炎,臨床上十分常見,約占接受胃鏡檢查患者的80%~90%,隨年齡增長萎縮性病變的發(fā)生率逐漸增高。中醫(yī)可將其歸屬為“胃脘痛”、“痞滿”、“吞酸”、“嘈雜”、“納呆”范疇。
二、鑒別診斷
(1)胃癌慢性胃炎之癥狀如食欲缺乏、上腹不適、貧血等少數(shù)胃竇胃炎的X線征與胃癌頗相似,需特別注意鑒別。絕大多數(shù)患者纖維胃鏡檢查及活檢有助于鑒別。
(2)消化性潰瘍兩者均有慢性上腹痛,但消化性潰瘍以上腹部節(jié)律性、周期性疼痛為主,而慢性胃炎疼痛很少有節(jié)律性并以消化不良為主。鑒別依靠X線鋇餐透視及胃鏡檢查。
(3)慢性膽道疾病如慢性膽囊炎、膽石癥常有慢性右上腹腹脹、噯氣等消化不良的癥狀,易誤診為慢性胃炎。但該病胃腸檢查無異常發(fā)現(xiàn),膽囊造影及B超異??勺詈蟠_診。
三、中醫(yī)中藥胃病辯證治療
(1)濕熱中阻
主癥:胃脘疼痛灼熱,脘腹脹悶,泛惡,口干,渴不欲飲,口苦口臭,夜寐欠佳,尿黃,腸鳴嚕嚕,便溏或便秘。舌質(zhì)紅,邊尖深紅,苔黃膩,脈滑數(shù)。
治法:清利濕熱。
處方:溫膽湯加減。
法半夏15g,陳皮10g,竹茹10g,白芍15g,黃進6g,積實10g,甘草6g,生姜10g,茯苓158g。水煎服日一劑。
(2)飲食停胃
主癥:脘腹脹痛不適,嘔吐酸腐,噯氣泛酸或口臭齦腫,大便不爽,厭食,舌苔厚膩,脈濡滑。
治法:消食導(dǎo)滯。
處方:保和丸加減。
山楂15g,萊菔子10g,神曲10g,法半夏15g,陳皮6g,連翹10g,白術(shù)6g,砂仁10g,茯苓15g。水煎服,日一劑。
(3)肝郁脾虛
主癥:胃脘疼痛,連及脅肋,脹悶不適,食后尤甚,噯氣嘈雜,嘔惡泛酸。舌質(zhì)淡紅,苔薄白,脈弦。
治法:疏肝理氣。
處方:柴胡疏肝散加減。
枳殼15g,柴胡10g,香附10g,白芍15g,法半夏10g,陳皮10g,炙甘草6g,黃連6g,吳茱萸3g。水煎服,日一劑。
(4)寒熱錯雜
主癥:胃脘嘈雜不適或灼熱,畏寒肢冷,反酸口苦,心煩燥熱,腸鳴便溏,遇冷癥重。舌質(zhì)淡,苔薄黃,脈沉細(xì)數(shù)。
治法:辛開苦降。
處方:半夏瀉心湯加減。
法半夏10g,黃芩10g,黃連6g,吳茱萸3g,干姜10g,黨參15g,茯苓15g,紅棗9g,陳皮10g,神曲10g,甘草6g。水煎服,日一劑。
?。?)脾胃虛寒
主癥:胃痛隱隱,喜暖喜按,空腹痛甚,得食則緩,嘔吐清涎,納食減少,腹瀉便溏,四肢酸軟,畏寒喜暖,面白不華。舌質(zhì)淡紅,苔薄白,脈細(xì)弱或沉細(xì)。
治法:溫中散寒。
處方:附子理中湯加減。
制附子10g(先煎),干姜10g,黨參15g,白術(shù)15g,茯苓15g,砂仁10g,木香9g,陳皮10g,神曲10g。水煎服,日一劑。
(6)胃陰虧損
主癥:胃脘疼痛隱隱,似饑而不欲食,食后飽脹,干嘔噯氣,口干舌燥,渴喜冷飲,便干。舌紅少津有裂紋,脈細(xì)數(shù)。
治法:益胃養(yǎng)陰。
處方: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加減。
沙參10g,麥冬10g,生地黃15g,知母10g,枸杞15g,芍藥15g,甘草10g,火麻仁9g,當(dāng)歸10g,神曲10g,木蝴蝶10g。水煎服,日一劑。
中醫(yī)中藥在胃病治療方法上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,那就是治療方法非常多樣。除了前面提到的藥物治療方法外,還有針灸、中藥外敷足浴、等等多種方法可以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