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到腰腿疼痛、頭暈耳鳴?常喝兩款湯膳可補腎益精、清心降火
現(xiàn)代社會,腎精虧虛的情況尤為多見。疲勞過度、思慮過重、熬夜晚睡、縱欲過度等等這些情況都會引起腎精的消耗。
在補腎精的藥物中,熟地黃是當(dāng)之無愧的老大!但有些朋友分不清生地黃和熟地黃的功用,學(xué)會如何區(qū)分,才能根據(jù)自己的情況選對食療進(jìn)補喔!
地黃有幾種制品:分別是鮮地黃、生地黃、熟地黃。
鮮地黃:就是在地里挖出來的地黃根,有清熱涼血的功效。
生地黃:鮮地黃曬干就變成了生地黃,有清熱養(yǎng)陰的功效。
熟地黃:生地黃經(jīng)過“九蒸九曬”后就變成了熟地黃,具有補腎益精的功效。
但現(xiàn)在我們很難買得到鮮地黃,平時也比較少用,所以今天主要跟大家聊聊生地黃和熟地黃。
性味:味甘,性寒。
歸經(jīng):入心、肝、腎經(jīng)。
功能:清心火,養(yǎng)陰。
主治:用于熱病傷陰、舌絳煩渴、津傷便秘、陰虛發(fā)熱、骨蒸勞熱、內(nèi)熱消渴等。
注意:脾虛泄瀉、胃寒便溏者忌服生地黃。
生地黃在清心火上有杰出的功效,適合陰虛火旺的朋友食用。
陰虛火旺的表現(xiàn):
舌頭紅、腫、熱;
牙齦腫痛、口舌生瘡;
口腔潰瘍反復(fù)發(fā)作;
五心煩熱、盜汗、易躁;
咽干口燥、大便干結(jié);
胃脘疼痛、食差干嘔。
一款十分適合夏日飲用的生地飲:
生地蓮心烏梅飲
▎材料:生地15g、蓮子心5g、石斛10g、烏梅30g、白糖適量。
▎做法:生地切成小塊或絲狀,烏梅去核(烏梅酸性較強,可根據(jù)個人口味增減用量)。石斛加入清水先煮半小時后,將生地、烏梅、蓮子心加入其中,煮20-30分鐘。根據(jù)個人口味調(diào)入白糖,即可飲用。
▎功效:清心火、降虛火,生津止渴,養(yǎng)陰收斂。
▎注意:本品偏寒涼,平素體質(zhì)虛寒者不宜飲用。
性味:味甘,性溫。
歸經(jīng):入肝、腎經(jīng)。
功能:補腎益精,補血滋陰。
主治:血虛萎黃、眩暈心悸、失眠、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、崩漏下血、腰膝酸軟、遺精盜汗、耳鳴耳聾、消渴等。
注意:氣滯痰多、脘腹脹滿、食少便溏者忌服熟地黃。
經(jīng)過炮制的熟地黃,藥性由涼變溫,由滋補變溫補,具有顯著的補腎益精之功。
在很多我們熟悉的方劑中,都運用到熟地黃。例如在滋補肝腎之陰的六味地黃丸里,和溫補腎陽的金匱腎氣丸中,君藥均是熟地,而且份量都比較重。
推薦湯膳:
黃精熟地脊骨湯
▍材料:豬脊骨250g,黃精20g,熟地20g,陳皮1瓣,食鹽適量。
▍做法:將豬脊骨洗凈,斬塊焯水。黃精、熟地、陳皮分別用清水洗凈,與豬脊骨一齊放入砂煲內(nèi),加清水適量,大火煮沸后,改用小火煲1小時,最后放入調(diào)味即可。
▍功效:滋養(yǎng)腎陰,常用于腎陰不足導(dǎo)致的頭暈耳鳴,腰膝酸軟,健忘失眠的輔佐治療。
◆ ◆ ◆